所罗门A超角膜测厚扫描仪PacScan 300AP+特点和使用步骤
来源:视力筛查仪系列行业网站 时间:2025-05-12 16:43:06

微信截图_20250512164127


所罗门A超角膜测厚扫描仪PacScan 300AP+特点

高精度测量

先进的超声波技术:利用高频超声波对角膜进行测量,能够精确获取角膜各层的厚度信息,测量精度通常可达微米级别。这种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对于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决策至关重要,比如在角膜屈光手术前,准确的角膜厚度测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稳定的测量性能:仪器在设计上保证了测量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无论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还是针对不同患者的眼部情况进行多次测量,都能提供一致且可靠的结果,减少了测量误差对临床判断的影响。

快速高效

快速扫描:具备快速扫描功能,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角膜厚度的测量。这不仅提高了检查效率,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还能在患者配合度有限的情况下(如儿童或不配合的患者),快速获取准确的测量数据。

自动分析:测量完成后,仪器可以自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迅速给出测量结果。操作人员无需进行复杂的手动计算和分析,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安全无创

非接触式设计理念:虽然本质上是A超测量,但在操作过程中不需要与角膜直接接触,避免了因接触可能带来的感染风险和对角膜的机械损伤。这对患者来说更加安全舒适,尤其是对于眼部较为敏感的人群。

低能量超声波:使用的超声波能量较低,对眼睛没有伤害,不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或疼痛,保证了检查过程的安全性和患者的依从性。

图像清晰直观

实时成像:仪器配备高质量的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角膜的超声图像。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图像,直观地了解角膜的形态和结构,辅助判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清晰的图像也有助于发现一些潜在的眼部病变或异常情况。

多种显示模式:提供多种图像显示模式,如A超波形图、角膜厚度数值显示等。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显示模式,更方便地分析和解读测量数据。

操作简便

人性化界面设计:操作界面简洁直观,易于理解和操作。即使是没有太多经验的操作人员,经过简单的培训也能快速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键式操作:具备一键式测量功能,只需按下相应的按钮,仪器即可自动完成测量、分析和结果显示等一系列操作,减少了操作的复杂性。

数据管理与存储

大容量存储:可以存储大量的测量数据,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跟踪和随访。同时,也便于医院进行病例管理和统计分析。

数据导出与共享:支持将测量数据导出为常见的文件格式,方便与其他医疗设备或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和整合。这有助于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所罗门A超角膜测厚扫描仪PacScan 300AP+使用步骤

检查前准备

环境准备

确保检查室安静、整洁,温度和湿度适宜,一般温度控制在20 - 25℃,湿度保持在40% - 60%。

避免强光直射仪器,保证仪器周围无振动源,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仪器准备

开机前检查仪器的电源线是否连接正常,各部件有无松动或损坏。

开机后进行预热,预热时间一般为5 - 10分钟,使仪器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

进行仪器的自检程序,检查仪器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超声波发射和接收系统、显示屏等。如有异常,应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患者准备

向患者解释检查的过程和目的,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

让患者坐在舒适的检查椅上,调整坐姿,头部保持正直,眼睛平视前方。

用生理盐水或眼药水冲洗患者的眼睛,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分泌物影响测量结果。

测量过程

调整仪器参数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参数。一般来说,仪器会提供多种预设模式,如成人模式、儿童模式等,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眼部情况进行选择。

调整测量深度和增益等参数,以确保能够清晰地显示角膜的超声图像。测量深度应根据患者的眼轴长度进行调整,增益则用于调节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

放置探头

在患者眼睛表面涂抹适量的耦合剂,如超声耦合凝胶,以保证超声波能够良好地传播。

将探头轻轻放在患者角膜中央,注意避免对角膜施加过大的压力,以免影响测量结果。探头的方向应与角膜表面垂直,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开始测量

按下仪器的测量按钮,仪器会自动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波,同时显示角膜的超声图像和厚度数值。

测量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观察图像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如果图像不清晰或不稳定,可以适当调整探头的位置和角度,或者重新涂抹耦合剂后再次测量。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需要进行多次测量(通常为3 - 5次),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和计算得到的平均值,同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等)和检查日期。

检查后处理

清洁与保养

测量结束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擦拭探头表面的耦合剂,保持探头的清洁。

关闭仪器电源,拔掉电源线。

定期对仪器进行清洁和维护,如清洁仪器的外壳、检查探头的工作状态等。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更换探头的保护套和耦合剂容器等配件。

数据管理

将测量结果录入患者的病历档案,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参考。

对测量数据进行备份和存储,防止数据丢失。可以按照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将数据存储到指定的数据库中,同时注意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患者告知

向患者解释测量结果的意义和后续的注意事项。如果测量结果异常,应及时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并告知患者相关的风险和预后情况。


内容来源于网络。